湘赣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斗争
2016-06-06 09:32:00 作者:administrator 来源:吉安市人民政府网
(红军在黄陂歼灭国民党军的地点)
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初期失利后,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更大规模的“围剿”,同时调集兵力,进攻湘赣、湘鄂赣、赣东北等苏区,企图先扫清外围,再全力“围剿”中央苏区。
1931年11月初,敌集中10个正规师连同地主武装约8万人,开始对湘赣革命根据地“围剿”。敌人企图以东面的主力部队首先进占湘赣根据地的城镇和交通要道,构筑碉堡,将苏区割裂、封锁,然后实行分区“清剿”。
中共湘赣省委发现敌军意图后,立即召开常委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布置应敌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实行总动员,冲破敌人“围剿”,巩固苏区的决议》。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发动和领导群众积极响应省委和前敌委员会的号召,切实做好反“围剿”斗争的准备工作,为粉碎敌人对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进攻创造重要条件。
11月10日,国民党军对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全面展开,罗霖部由吉安经安福严田进犯莲花,第十四师进占永新,第二十八师侵占永阳,第六十二师和第六十三师也开始由西线向根据地中心区域推进。鉴于敌军初入根据地,行动弱点尚未完全暴露,前委决定首先广泛开展游击活动,袭击骚扰敌军,造成敌行动困难,然后伺机各个歼灭根据这一作战方针,各县地方武装深人敌占区开展游击活动,积极打击敌人。前委则率独立第三师进到莲花骚扰、袭击、围困敌军七十七师。盘踞在莲花县城的第七十七师一部敌军,因粮食供应困难,极度恐慌,不得已派出二三0旅四六0团一营兵窜到升坊云陂州一带抢粮。湘赣独立三师闻讯从驻地神泉乡赶来,到竹湖村后分兵向敌发起攻击。一个团由山下直冲云陂州、升坊、担任主攻任务,另一个团担任江南田、彭龙山、宋家陇直至麻石亭子里一带的阻击任务。战斗进行约3小时,最后将敌军全歼于麻石田里屋前面的陇中。此战缴获步枪110余支、短枪2支、子弹2担,俘敌30余人。
12月初,湘赣独立一师与独立三师在永新会合,嗣后向莲花迸发。在莲花地方武装配合下,对田东敌人进行围攻。经过两小时激战,红军未取得大的战果,只击毙营长孙德君等少数敌军。独立三师政委刘光炎(接任甘泗淇)在战斗中负伤牺牲。接着,敌第十四师一个营伙同永新保安团一部进犯里田,妄图摧毁湘赣省委机关。独立第三师奉命连夜增援,与河西教导队埋伏在里田以东的傅家陇。在永新地方革命武装配合下,红军与敌激战3小时,将敌全歼。当敌师长周至柔率主力一部前来增援时,战斗已结束,红军和省委机关已安全转移到黄岗地区。
12月上旬,湘赣独立一师根据前委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作战方针,计划先打国民党驻莲花之敌第七十七师。其时,第七十七师罗霖部第二三一旅一个团驻防莲花之坊楼,在村中筑了坚固工事。湘赣独立一师从垅口一带对其发起强攻,第二团团长彭年身先士卒,带头冲进村里,不幸中弹牺牲。是役前锋受挫,无功而返。
进占永新之敌第十四师,由于受到永新地方革命武装和群众袭扰,粮道不畅,官兵饥瘦不堪,士气沮丧,准备撤出永新。湘赣独立一、三师闻讯后,兼程东进,埋伏在钱市街西面的猪婆冲一带高地伏击。1932年1月3日,敌军由永新县城向钱市街撤退。红军原计划打其后卫,由于埋伏在固塘的游击队未能很好隐蔽,过早暴露目标,在敌未全部进入伏击圈时就开火,致使敌军前后得以摆开阵势,占领钱市街两侧山坡与红军抗衡。这次战斗很激烈,红军和地方武装英勇奋战,给敌军以重大杀伤。红军伤亡较大,湘赣省委委员罗启厚、刘峰和独立一师政委谭思聪英勇牺牲。独立一、三师被迫撤出战斗。
钱市街战斗后,湘赣省委从黄岗地区回到永新县城。1月12日,省委组织苏区群众数千人在县城召开纪念列宁、李卜克内西、卢森堡大会,同时追悼在钱市街战斗中牺牲的谭思聪、刘峰、罗启厚等烈士。在纪念大会上,永新130多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加红军。
这时,湘赣省委为了统一指挥湘赣红军反“围剿”战斗,加强湘赣红军的建设和更有效地配合中央红军作战,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1932年1月间成立湘赣省军区,张启龙任总指挥,甘泗淇任政委,冯达飞任参谋长,于兆龙任政治部主任。省军区指挥部设在永新。军区下设政治部、参谋处、经理处(容光任处长,后改为供给部)、军医处(何炳任处长、后改为卫生部),设一个特务连,一所红军学校。红军学校是1931年11月由河西教导队改编而成。初建时冯达飞任校长,李朴任政委,袁任远任政治部主任,为红军及地方武装培养军事干部。
在湘赣省军区统一指挥下,湘赣主力红军在地方武装的密切配合下,对莲花县之敌第七十七师罗霖部继续展开进攻。1月10日,独立三师在莲花清水、黄陂等地消灭七十七师两个连,缴枪百余支。11日,在莲花九都击溃敌第二三一旅,缴枪70余支,并进抵莲花城下。13日,在攸县官田消灭一支地主武装,缴枪33支。27日,在莲花海潭击溃敌1个营,缴枪40余支。31日,湘赣独立一师在萍乡围歼驻扎在新店里之敌,缴枪500余支,俘敌官兵40多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袭扰、围困斗争,敌军交通完全断绝,昼夜处在根据地军民攻击之下,处境十分困难。驻莲花县城之敌第七十七师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出城挨打,不得不于3月2日弃城突围,逃往萍乡。至此,敌军对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被彻底粉碎,被敌占领的区域全部收复。
湘赣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粉粹了国民党军对于苏区的疯狂进犯,有效策应了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保卫了根据地军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了士气,凝聚了民心,增强了军民斗志,壮大了工农武装力量,巩固、发展了湘赣革命根据地。更为重要的是,湘赣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为湘赣根据地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和局势,使得湘赣苏维埃各项事业蓬勃兴旺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