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刚:激情燃烧的井冈岁月
2015-12-03 09:59:00 作者:administrator 来源: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他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空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他是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他就是家喻户晓的“父亲”的缔造者—刘和刚。这一次,他以学员身份来到井冈山青少年基地,与第三期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培训班的125名同学共同组成了一个“井冈之家”。那么他们的井冈岁月是怎样燃烧的呢?
快随小编来偷翻刘童鞋的日记,配上小编偷拍的"大片",过过偷窥之瘾吧~慢了就没啦~
11月13日,我们126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界别的青联们汇聚井冈山,组成了一个井冈大家庭。
“翻过半个中国来穿越”篇:
一下车,看到眼前之物,给我第一个冲动是:我穿越了吗?我是一名即将上战场的兵?
小编说:需不需要我来帮你掐一下大腿???
陪伴了我们整个培训过程的红军包,也是一个信仰包;用井冈山精神堆成的井冈传人。
团结同心环:红是信仰、绿是青春、蓝是廉洁、黄是光明、橙是丰收。
七尺男儿心怎少得了戎装和枪
见证我们激情井冈生活的凭证--井冈日记本
小编:我偷看过哦
睹:美景
“点唱机”篇:
很荣幸被推举为青联第三期培训班班长,当被告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先是意外,接着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意外的是我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情理之中莫过于我是声乐科班出身,我这一声吼,空气也得抖一抖吧。
在开班式上宣读学员纪律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来基地的第一堂课是聆听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何继明老师讲授关于井冈山的斗争史:这给我上了一堂历史和现实交融、心灵和思想共振的党史教育课,我能做的只能是不断地记录下何老的一字一句。
在三湾改编环节中,我被编在三连三班,我自告奋勇地担当宣传委员,可当晚我似乎成为了名副其实“被宣者”。在班主任冠雄老师“点火”和同学们的“煽风”下,我被“涌”上了台。
其实,我只是想妥妥的当个班长,为何一不小心成了“点唱机”?好吧,我要做一名听党指挥的兵。
与安徽马鞍山市艺术剧院副院长仝婷“演绎”了一段经典黄梅戏
“三湾改编”的班级风采展
专题学习篇:
此次培训主要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要求、青联组织和青联工作、青联委员职责、当代青年的新特点、党史教育等内容进行专题学习。
聆听刘佳晨部长关于“青联工作和青联委员职责”的讲座
思考进行时
仪式教学篇:
深秋的寒雨清洗着这里的草木,似乎是在迎接着缅怀先烈的人们。
这里的历史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这个房间四面墙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字,是15744个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烈士的“英名”,另有4万多牺牲的先烈是不知道姓名的。
我不敢站在最前面听带班老师的讲解,因为我知道那种历史的回顾会让我堂堂七尺男儿潸然泪下。
我选择站立在最后面,默默的,在烈士面前庄重宣誓。
情景教学篇:
有一句话说得很在理:虽然模拟一百年也模拟不死一个敌人,但这个过程对我们的身心考验是巨大的。是的,身在和平建设时期的我们,正是通过各种突变的场景模拟来勃发生命意志、振奋精神力量。
我们出发了,你呢?
我们能承受生命之轻,但你敢来挑战“弹药”之重吗?
我们不但要埋头干活、亦要抬头看路。
在老表家做红军餐、洗小白菜、有没有很可爱捏?
炊烟袅袅,心在笑,把菜炒
有一种温暖,叫围坐在一起吃饭
结业篇:
结业联欢真是令人欢喜令人忧,喜的是我们完成了一次井冈朝圣,忧的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即将分离,各奔东西。最后一次在这个班组织活动。
与战友文工团著名歌唱家李晖主持结业联欢晚会
呐喊—父亲
很有幸在这几天能够结识这一百多位兄弟姐妹。我因为咏唱“父亲”亲情曲,而让在座大多数人认识了我,在未来我希望我也能够用歌声传递我对朋友的友情。
感言节选篇
昨天(11月13日)我们126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界别的青联们来到井冈山,在三湾改编发生地,实地实景感受三湾改编的情境;并聆听何继明老师的授课,这给我上了一堂历史和现实交融、心灵和思想共振的党史教育课。
从南湖的红船向着英特纳雄纳尔起航,到南昌城头那一声划破黎明的枪响,再到身处革命低潮完成三湾改编,我们看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初创者们一切从实践出发,在曲折中追寻理想的一条绵延的轨迹。
从三湾走出的一队兵,脚上套草鞋,身披竹斗笠,头上戴五星帽。枪虽然是昨天枪,兵虽然是昨天兵,但是革命却有了不同的前景。朱军长前边带路,虎虎生气,毛委员和大家说革命,谈笑风生。他之所以坚信这支军队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是因为找到了政治建军的新路,就是因为党的支部建立在了工农军队的连队中。
十里杜鹃花,百里井冈红,罗霄山脉就这样成为了中共早期“打圈圈”天然的根据地。虽身在深山,可毛委员的志向岂止是一个山大王。所谓上山不过是为了下山,是为了积蓄革命实力,是为了中国革命的未来。
我们知道,尽管未来革命道路依旧是坎坷、崎岖,但是我们的革命却有了方向,我们这支新型军队从此有了听党指挥的“魂魄”。
我们现在关注和心动的,是从岳麓山走下的书生,怎样在几经起伏的革命早期,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个性的行事方式和诗人气质。在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千年书院,实事求是的龙脉早已深深地影响了这位当年在爱晚亭激扬文字,欲到浪遏飞舟的湘江上中流击水的恰同学少年。
身在和平建设时期的我们,现在能够继承的正是这种勃发的生命意志,和这种给人以无穷力量的精神。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肩负起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
三天井冈行,三生同学情,
三湾军魂定,民族在复兴,
先烈撒热血,青春铸长城,
人民平安颂,再踏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