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员风采  >  影像  >  井冈情深深几许

井冈情深深几许

2015-11-03 17:29:00   作者:administrator   来源: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巍巍井冈山,漫漫映山红

 

  不是不愿写,而是不敢写。五天的行程,深深的记忆,却不足以对“天下第一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情虽深,意虽切,却总是有一丝不足与遗憾。

  井冈山的苦,你若不亲历,是感受不到的。挑粮小道,一头连着黄洋界,一头连着源头村,三千多米的距离,一千多米的海拔,山势陡峭,崎岖不平,却没有阻断军民间的鱼水之情。42岁的朱德,35岁的毛泽东,穿起草鞋,拿起扁担,挑起粮食,风雨无阻,带领军民将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确保了革命斗争的日常供给。这段路,我们轻装上阵走了四百米,便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遥想当年挑粮情,我们怎堪哭喊累?

  井冈山的泪,你若不理解,是动情不了的。“志强,好久没同你通信了,不知道你近况如何?挂念得很!……我天天跑路,钱也没得用,衣也没得穿,但是心情非常的愉快,较之前过优越生活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革命烈士陈毅安写给未婚妻子李志强的这封信,朴实无华,感情真挚。然而两年后,陈毅安带伤杀敌,壮烈牺牲,年仅25岁,只留给妻子一封表明他已牺牲的两页空白纸的信。一纸离别两行泪!妻子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常常抱着年幼的孩子倚在门楣,渴望有一天自己心爱的丈夫能胜利归来,可最终还是一场空。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听到此,看到此,泪眼朦胧,悲痛不已。

  井冈山的情,你若不体验,是感受不到的。当年的军民情,我们只能追忆。如今的老乡情,我们可以亲身体会。88年过去了,井冈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不变的是井冈山老乡的真挚与热情。体验教学急行军的当天,当我们在山间为找界碑而发愁迷茫的时候,干农活的老大娘主动提示我们界碑的方位,帮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通过这件小小的事情,可以看出井冈山人民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善良的品质。红军不畏险,我等不怕难,老乡情深切,岂有业不完?

  井冈山的乐,你若不参与,是享受不到的。急行军后的中午时分,来到老乡家中,淳朴热情的坝上村民迎接了我们。他们教我们第一次升起灶火,第一次掌起大勺,做起了当年红军常做的小米粥、野菜汤。他们还拿出积攒多时的土鸡蛋,为我们做了香喷喷的炒鸡蛋、豆腐宴、南瓜汤。饭间,庭院主人为我们讲起了红军当年动人的故事,并兴奋地为我们讲述井冈山地区飞速的发展,老乡日子越来越红火,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其乐融融,热闹非凡,幸福欢乐永存心间。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五天的时刻虽然短暂,亲身的经历终生难忘。革命历史,革命先烈,革命洗礼,革命精神,终将影响我们一生,砥砺我们前行。我们坚信,“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井冈山精神不但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源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源泉。

  井冈情深深几许?蒙蒙细雨雨润心。

 

  写在“北京市区县局级单位团委书记培训班暨深入学习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主题读书班”结业后

  作者系北京市区县局级单位团委书记培训班暨深入学习党的群团会议精神主题读书班(基地总第689期培训班)学员、团北京市怀柔区委书记

分享到:

版权所有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     备案号 赣ICP备19007115号-1
公安部备案号 36088102000016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