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学员徐靓:井冈山上的青春世界观
2015-05-10 09:31:00 作者: 来源: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只有当我们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用心、用力去感受,才能得到远超预期的收获。
九天的井冈之行,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欢乐、泪水、感动,我们也发出很多的感慨、沉思和感恩之语。2014年的暑假注定因这段学习实践的经历而变得不平凡。
初遇井冈
8月19日在上大举行的出征仪式上,去年暑期曾到井冈山基地学习培训的振桓、志伟、璐璐同学给我们分享了他们井冈之行的收获,彼时的我们对井冈之行已有了一种期盼,但更多的还只是和大家一起出行的兴奋,因为接下来的一切,仍是未知。而当我们乘上K272次由上海南站开往井冈山站的列车,当各小组开始忙起学员论坛策划的讨论,当调研组开始研究怎么在井冈山做好调研任务,当黄超、赵帅、新星等同学忙碌着准备此行的保障工作,当我也开始收集大家的"我印象中的井冈"并准备新闻稿的事情……这一刻,似乎所有人都开始进入状态:我们是前往井冈山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一名团员。
20日清晨,火车窗外的景色,已经从碧绿的田园变成了葱翠的山林,钻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隧道,对于小伙伴来说,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中午抵达井冈山青少年基地,体验了第一次"光盘行动"的午餐,我们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爱国"主题学员论坛的准备。
由于第六期实践活动次日上午才启动,当天夜晚我们没有借到基地的活动室,但这却没有妨碍我们,聪明的小伙伴们借到了半个篮球场,星空下,我们席地而坐,展开了一场主题为"青奥会是否应注重分数排名和金牌"的辩论,还进行了"一人一句话'爱国'"的分享交流。我清晰地记得那天轻松欢快的活动氛围,以及球场旁A楼宿舍中小伙伴们探头观望我们的好奇目光;还有旁观者在微博上支持我们:"当天晚上一直在看你们进行活动,为你们点赞。"
感知井冈
接下来几天,我们在青少年基地正式展开了学习实践活动,每一个人都用心学习着,体验着,思考着……
外出调研,湿滑的山路上,曼曼同学因为踏空摔了一跤,同行的西京学院同学马上送上了他们随身携带的医药箱,危急时分大家相扶相助、不分你我;挑梁小道上,男生们紧紧跟随在女生身边,还总有几个人走在队伍的最后方照顾体弱的队友,保证不落下每一个人;小井烈士幕前,难忘基地老师深情的诉说--那些动人的红军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动,引发我们对于"信仰"的思考;在龙潭,我们的旗帜太长无法带上缆车,班长毅然扛起旗杆徒步上山,很多小伙伴也跟了上去!之后因大家步行时间较长以致险些赶不上基地的午餐,班长又深深自责,从而引起大家对于集体中每一个人的体谅和换位思考--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包容;排练汇演的节目时,大家都克服了身体疲惫,坚持站立了两三个小时,一遍又一遍配合着练习;与华南农业大学联谊的活动上,雨薇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上大的美丽,我们的小伙伴们积极配合的表现,让每一个人都心生自豪……
九天里,我们用心地做着每一次学员论坛的策划,用心投入到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环节,那是一种美好的氛围:忘记身体的疲惫、理解他人的付出、感受并传播正能量、为了集体荣誉而团结一致。上善若水,大气谦和,我感受到了来自身边35个小伙伴的美丽心灵传播的能量,为此感到幸福、骄傲,为此更加愿意坚守好宣传组的工作职责……
就我个人感受来说,在井冈山的行程中,除了收获了历史的震动,收获了心灵的充实,更直观的是,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比如,我所在的"徐氏姐妹花" 宿舍--成员徐新星,徐璐,徐子爱和我全都姓徐--新星每天统筹各小组的学员论坛策划、与老师沟通汇报并协助小组修改、还要负责购买回程火车票;子爱是设计组的,也是一个知心姐姐--经常与小伙伴们聊天沟通到深夜;我是每天晚上十点后开始宣传组的正式工作;而璐璐白天要带着我们军训、处处举着大旗,同时还有自己在上海大学做兼职要处理的一大堆事情。我们寝室每天都是最晚睡觉的寝室之一,大家因为一起熬夜而更加凝聚,也因而获得其他小伙伴们'崇拜'的目光…
在小井红军医院的时候,听到了"张子清献盐"的故事,听到了在三百多名小井红军烈士中年纪最小的仅仅14岁……我受到深深震撼;在镌刻着一万多个烈士姓名的井冈山烈士陵园吊唁厅,重读入党誓词,我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情感;在看到小伙伴们全身心投入学员论坛的时候,我深感欣慰和自豪;在看到"红军的一天"分享会上同学们对每一个细节用心记录和感悟的时候,我深感幸福……点点滴滴之中,我们感受了"信仰"的力量,在精神上、心灵上收获了很多。
曾经看到微博上的留言,有些没来过井冈山的同学不理解我们做这些活动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也有朋友看到我微信朋友圈里所发的一些照片,以为我们是到井冈山游山玩水,总有这些不能够理解的人,只因为他们没有来过井冈山基地,没有进入过、投入过我们所经历的角色,也就不可能理解我们每一张照片、每一声欢笑背后的含义。这一次我们尽管没有观遍世界,却收获了崭新的世界观:我们要有更高的人生追求,有一个甚至可以重于生命的人生信仰,有一群可以一起欢笑、痛苦、吵过之后却情比金坚的互相理解的挚友……所以对这一次终身的行程,我非常感谢为我们提供机会的井冈山基地,感谢上海大学人才学院,感谢每一个加入到实践团队的伙伴,从你们那里,我收获了太多太多,只能慢慢用心体会、消化,将你们传播的能量转化为我的能量,再辐射给他人。
再见井冈
和每一个小伙伴留下数不清的美好记忆的井冈行,终于要远离,但我们收获的情谊、收获的信念、收获的精神力量却将永续。
"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最后一天的晨读内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少年中国说》,这让我联想到那句话"你是怎样,中国就是怎样"。我们是被"个性、娇气"等标签标记的"九零后",这一次,通过寻找、观察和重新发现自己的内心,证明我们是有想法、有独立精神、能付出的一代。即便将来大家踏上不同的人生新旅程,我们也会是有信仰、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不负初心,不忘始终。
井冈,让信仰点亮人生。
再见,井冈。
难忘,井冈。(作者:2014年暑期实践季第八期学员、上海大学人才学院 徐靓)